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引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国制造业为何急迫需要“工匠精神”?怎样在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茁壮生长的土壤?本期“思与辨”进行探讨。

■ 主持人:尹传刚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 嘉 宾:匡贤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市场精神

主持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没有“工匠精神”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在你们看来,“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匡贤明:“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市场精神,一方面,“工匠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注意每个细节,提高每一步的质量,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把消费者摆在首位,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服务,都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应该说,这是“工匠精神”的根本所在。没有这一条基本出发点,没有对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就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中国过去形成大量的“百年老店”,核心就是消费者本位加上精益工艺,简称为“不欺”。谁欺了消费者,偷工减料,工艺粗糙,谁就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李长安:在古代,匠人们的勤劳与敬业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著名药企同仁堂的门口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就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是任何时代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是一种理想和信念。具体来说,“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产品方面来说要求精益求精、追求长效持久;二是从服务方面来说要求细致入微,做到诚实守信。

张敬伟:在新常态经济下,无论是破解上一经济周期高速增长积累的沉疴,还是激活内需消费这一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都需通过结构性改革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的难题要靠供给侧改革来化解,“工匠精神”是打开供给侧改革红利的钥匙。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精益求精。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恰恰缺乏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且,中国制造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走过粗制滥造、山寨复制的弯路。即使有国货精品,也难以挽回国人对国货的信任。出国旅游人群在境外大规模扫货成为“风景”,在日本疯狂购买马桶盖和电饭煲,这里有消费盲目不理性的成分,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市场供给质量低下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的国货精品。国货怎么了?就因为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

主持人:《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当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为何急迫需要“工匠精神”?

李长安: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却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追求产量而不是质量、追求速度而不是效益的模式下,“工匠精神”被许多企业遗忘和丢失,企业供给侧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比如据测算,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事实上,缺乏“工匠精神”的企业也无法生存长久,我国目前的“百年老店”寥寥无几,即使是改革开放之后还生存到现在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工匠精神”的重塑和再造。

匡贤明:要振兴制造业,没有“工匠精神”不可能振兴起来。与过去30余年不同,中国现在不缺制造能力,在相当多的领域我们的制造能力是相当庞大的。但对消费者来说,不少产品只能说“凑合用”,远达不到“快乐用”、“享受用”的程度。这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中国制造,已到了求质求精的阶段,再不跨越这个阶段,中国制造很难上台阶。

张敬伟: 制造业强国德国提出“工业4.0”的高科技战略计划,美国则提出重振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既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严酷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已经规划的相当周详,“工匠精神”需要贯穿这一战略的始终。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说到底就是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工匠精神”。在制造业强国纷纷推出更高更新更强的制造业战略时,中国制造面临着更严峻的转型升级压力,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工匠精神”是催化剂。

加快市场化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完善市场秩序,培育“工匠精神”良好生长的土壤

主持人:怎样在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茁壮生长的土壤?

李长安:要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将缺乏“工匠精神”的企业淘汰出局,让坚守“工匠精神”的企业获得应得的回报,让那些盲目追求规模而不讲效益、缺乏创新精神的企业管理者付出代价,建立维护“工匠精神”的市场氛围;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通过依法治国、依法治企对生产假冒伪劣、不讲诚信的企业进行惩处;加强教育和宣传,尽快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并培养出更多的能够坚守“工匠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来。

张敬伟:从教育体制入手,变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娃娃做起,涵养国人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和敬业精神。通过法治规范、制度涵养以及科学的产业标准和评价体系,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认可。

匡贤明:在计划经济下,产品生产和销售与消费者无关,都由计划者安排。生产出来的产品按计划分配到相关领域。由于产品短缺,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者哪来的动力去改进生产、提高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程度明显加剧。为了赢得市场,企业就需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抓住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有的行业的“工匠精神”就开始逐步出现并不断提高。

“工匠精神”的培育,只能在市场环境下。因此,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完善市场秩序,培育“工匠精神”茁壮生长的土壤。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只要竞争充分,秩序规范,中国必将出现越来越精的制造精品。

文章载于:深圳特区报

话题:



0

推荐

匡贤明

匡贤明

4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最大兴趣:挑灯读杂书,煮茶论改革。另:所有博客、微博上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所在单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