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潇湘晨报专访,2011年11月21日,专访题《不太赞成“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

  1.“中等收入陷阱”指什么?

  答: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以后,由于某种原因,经济增长动力突然消失,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现象。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从我个人研究来说,我不太赞成用“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发展的陷阱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改革开放前,我们长期处于低收入状态,这是不是一种陷阱?当然是。而假设我们进入所谓的高收入阶段,我们可能还面临着高收入的陷阱,比如日本失去的十年就是典型的高收入陷阱。因此,“中等收入陷阱”并不能很好地概括发展中的风险。我倾向于用“成长陷阱”来分析问题。

  2.目前中国的“成长陷阱”是什么?

  答:如果从改革的角度来看,中国成长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同一个风险,就是改革停滞甚至倒退的风险。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转轨国家。现在我们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改革能否继续推进,体制能否进一步完善,制度红利能否继续保持并且不断扩大。

  3.回顾过去30年,中国改革事实上是危机倒逼式的改革。当前中国改革很难推进,是不是反过来意味着中国的问题不严重?

  答:恰恰相反。第一,中国目前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复杂深刻,这一点中央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反复告诫全国。未来5-10年国际经济格局正处于旧秩序难以持续而新秩序尚未形成的时期,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不容小视;国内经济社会等领域都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30年改革过去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信息传播技术的扩散、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深入等,中国已经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以危机倒逼改革的方式来推进改革,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但这个改革却是建立在孩子鲜血的基础上,成本太大了。因此,当前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要避免“成长陷阱”,需要推进主动改革,而不是等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后才倒逼改革。

  4.中国要推进主动改革,难点何在?出路何在?

  答:中国要主动改革,关键在于打破利益掣肘。现在制约改革的主要因素是利益关系。举个例子,国有企业是全民的,其收益理论上也是全民的。不好说把国有企业股份分给全民,但至少可以把国有企业净利润通过财政收租分红的形式收上来,补充社会保障吧?现在收租分红比例太低,最高仅为15%。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净利润2万亿元,2011年前10个月达到1.4万亿。如果分红比例提高到50%左右,那么每年就将有1万亿左右的国有资产收益用于补充社会保障。但在垄断行业的利益掣肘下,这项改革推进艰难。其他方面也是这样的情况。因此,中国推进主动改革,关键要抓住利益掣肘这个牛鼻子。怎么办?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有一个超脱利益的协调机制,站在全局角度进行改革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监督实施,可以有效地摆脱利益束缚。这也是中央明确提出“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话题:



0

推荐

匡贤明

匡贤明

4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最大兴趣:挑灯读杂书,煮茶论改革。另:所有博客、微博上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所在单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