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南方日报2012年2月28日,新隆中对·经济

    承认市场是一个基本环境而不仅是工具,还原市场的本来属性,由此才能深刻反思某些制度安排,才能取得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也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

改革开放30余年的最基本经验是,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什么时候市场作用大,经济发展就快;什么时候市场作用受到抑制,经济就要出问题。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从否定市场、抑制市场、排斥市场转向承认市场、培育市场、发展市场。并且在这一转变中倒逼着政策与体制的系统性变革,由此带来中国30年年均接近10%的增长黄金期。

从这个判断出发,人们一致认为,下一步中国发展仍然高度依赖于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依赖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更充分发挥。但这几年来,我们不得不看到,市场化改革需求很大,但进展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一些大的改革迟迟未能取得突破,“国进民退”仍然是经济发展和转型面临的重要威胁。

从现实情况看,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解决改革策略的问题,包括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更需要反思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工具论的角度出发,把市场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例如,小平同志为了打破改革困局,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一系列重要判断,以此绕开一些非经济方面的争论。

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否定市场,承认市场、把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解放了生产力。其历史意义,如何评估都不为过。但客观地说,这还不够。不能简单把小平同志的话片面化和绝对化。事实上,实践中单纯把市场工具化,带来了某些内生弊端。

把市场作为工具,意味着市场实质上是一种权宜之计,也意味着存在如下可能性:如果市场作为工具的效果在某些时候低于其他工具,那么作为工具的市场就有可能被干预。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如果认为市场带来的问题多于其他问题,市场甚至有可能被抑制或者被放弃。回顾各国反危机以来的政策,认为市场是危机的根源,各国政府加大了干预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混乱。欧债危机,本质是政府危机而不是市场危机。

因此,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市场仅仅是工具吗?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市场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环境,是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最优安排。把市场作为一种环境,意味着市场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工具,不仅仅是相对于计划与市场来说的,它意味着市场要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基因和基本环境。无论是促进个人发展还是促进群体发展,无论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促进社会进步,都要基于市场的理念和意识。

从这个角度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在市场环境中发挥政府作用,而不是在政府环境中发挥市场作用。在经济领域不必多说,就是在社会领域也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住房困难问题,需要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但最终的解决途径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扩大有效供给;教育、医疗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政府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职能,但最终途径不是政府大包大揽,而是通过市场开放,扩大教育产品和医疗卫生产品的供给。也就是说,即便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上,强化政府职能是应有之义,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是应有之义。这几年社会政策应当说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调整,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明显强化,但市场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教育、医疗资源的市场配置还处于明显的扭曲状态中,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亟待通过市场机制来提高。

把市场作为一种环境来理解,会不会导致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仅不会,而且还有助于防范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思潮。这种思潮认为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由此排斥其他主体的作用,包括政府。但把市场作为一种环境,并不排斥环境中各个主体的作用。恰恰相反,承认市场这种状态很可能会出问题,很可能会生病。那么在市场机制与市场环境出现问题时,就需要相应的政策调整,需要其中的各个主体发挥作用。比如,需要政府防止市场崩溃,防止市场某些负面效应的积累,但其目的仍是恢复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

如果我们仅把市场作为一种工具,那么,当市场这个工具出了问题,解决的办法既有可能是修好这个工具,也有可能是放弃这个工具。但当我们把市场作为一种环境时,当环境出问题时,调整的目标是恢复市场的健康状态,途径是给市场吃药,包括政府这剂药,并且使其产生对某种不良状态的“抗体”。但吃药并不是常态,政府不能取代市场成为一种环境。

承认市场是一个基本环境而不仅是工具,还原市场的本来属性,由此才能深刻反思某些制度安排,才能取得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也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

话题:



0

推荐

匡贤明

匡贤明

4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最大兴趣:挑灯读杂书,煮茶论改革。另:所有博客、微博上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所在单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