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深圳特区报 5月28日 

引子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从就业工作的重点指标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来看,与去年同比呈现下降趋势。中央领导近期密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示出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决心。本期“思与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

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嘉 宾: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郭立场(信阳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

精英意识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一方面是国企和事业单位吸引大量毕业生,有毕业生宣称,“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另一方面是一些民企在招聘会上乏人问津,招不到人。很多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就业,甚至“有业不就”。看到这样的现象后,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缘于自身定位失衡,结构性问题明显,大家怎么看?

郭立场:不难看出,精英意识仍然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忽视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理想和价值观,喜欢攀比薪水、地位高低和工作舒适度,一味追求待遇好、稳定性强、发展环境好的热门行业和职业,对“体制内”身份有着高度认同感。他们片面认为到民企、到农村、到基层工作不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其就业期望值和实际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特长、专业等条件,以及外部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规划,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寻找与自身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服务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

熊丙奇:有些毕业生为什么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呢?政府和学校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些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后,并不被重视,没有人尽其用,他们完成三年服务期,有不少又开始重新选择工作。这样的基层服务,既没有改变基层的环境,又没有解决就业难。以至于现在有学生已经对这样的岗位不感兴趣。

匡贤明:就业压力的凸显,与短期经济波动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吸纳的就业能力在下降。从就业弹性系数看,根据统计数据初步测算,2000年就业弹性系数为9.1%,表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就业增长9.1个百分点;而到2011年,就业弹性系数大幅下降到2.35%。与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相比,毕业生总量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大学生自身定位失衡等矛盾,不过是相对次要的矛盾。

也就是说,如果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持续下降,即便明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下降,但也有可能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我们如果仅盯着今年的699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而忽视了就业弹性系数,恐怕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

就业难主要还是市场活力不足

主持人:毕业生人数创新高,首先让人想到的即是这些年高校的盲目扩招,扩招之后却往往忽视办学质量,学科设置也缺乏特色,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不明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吗?

匡贤明: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就业难的问题。客观地看,这些年学校的专业设置恰恰与市场走得太近,以至于所有高校对热闹专业都一拥而上,短期内形成了所谓的人才过剩。

从根源上看,就业难主要还是市场活力不足,广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受限,直接制约了他们的劳动力需求。一般来说,国有投资,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上百亿投资需要新增的劳动力并不多;而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少量投资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就业难、就业弹性系数下降,根源在于高劳动力需求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郭立场:近年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导致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不明显。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无论是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学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其培养目标鲜有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千校一面,没有区别于其他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质量标准。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上重成绩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重授业轻传道、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单一。这些都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熊丙奇:学校要有办学自主权,学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办学条件自主设置学科、专业,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能为非教育因素,盲目扩招、开设专业。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十分严峻,且一年难过一年,在过去10年间,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可是采取的措施都只救急而不治本,甚至有些救急的措施,其出发点就是把就业难题推给来年,按照这种救急思维,大学毕业生就业将越来越难。

以研究生扩招为例,研究生为何扩招?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就是为给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一条出路,这和当初大学本科扩招,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难,提供“就业蓄水池”的思维一样。这种扩招措施,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但由于这违背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没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制造了研究生教育的“泡沫”,进一步造成研究生就业难。只有推出治本的措施,就业难才可能得到缓解,否则只会一年比一年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毕业生公平竞争

主持人:“老子英雄,儿子加分”,或者用“萝卜招聘”直接占“坑”,有关系的录用几率远远大于普通竞争者,或者在招聘时进行学校和学历歧视,这些都违背了就业上的机会公平。最难就业年,尤其需要机会公平,你们怎么看?

熊丙奇:早在1993年我国实行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时,就强调就业公平公开,之后我国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可是,对于就业中存在的歧视现象,没有部门监管、问责,更有甚者,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带头进行学历歧视,教育部今年发文,明确要求直属高校在招聘时不得提出学历限制,针对的就是这一现象。

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就业中的机会不公平被认为是制造就业难的首要原因,只有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才能引导毕业生公平竞争。在目前就业难的背景中,大学毕业生要走出困境,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发力,协调各方给大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推进公平就业,严格监管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查处就业中存在的歧视性政策和具体行为。不能一边喊着机会公平,一边对公然的就业歧视视而不见。

郭立场:要确保就业机会公平,就必须把招聘放在一个更公开、公平、透明的环境下接受审视。

匡贤明:机会公平是相对的。就业岗位多,100个人争100个岗位,每个人的机会自然就多,机会相对公平。反之,100个人争20个岗位,肯定有80个人认为不公平。那么,实质的机会公平,就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各类市场主体也要机会公平。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关键在于政府的放权,在于通过打破垄断,激发更多的社会投资。而当前可以直接切入的,就是行政审批改革。除此之外,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减税力度、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大创造扶持等,都是治本的措施,需要尽快推进。

 
话题:



0

推荐

匡贤明

匡贤明

4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最大兴趣:挑灯读杂书,煮茶论改革。另:所有博客、微博上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所在单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