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决策层提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形成内生增长的新态势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强调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明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会议公报也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做了部署。从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看,加快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从供给端发力,核心目标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要求是供求平衡。在需求方面,我国城乡居民的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服务型消费需求规模在快速增长。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不缺乏市场需求。比如,2014年中国老年人市场消费潜力为4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8万亿元。而在供给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种原因,投资过剩与投资不足同时存在。如重化工业领域投资过剩严重,但服务领域投资却严重短缺。这种情况中长期还将持续,势必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研究报告就认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以问题为导向,决策层提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形成内生增长的新态势。公报所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不仅是稳增长的发力点,也是防风险、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如果这五大任务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必然改善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供给体系的效率,改善全要素生产率。要使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地,需要改革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
首先,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全要素生产率的载体是企业,有活力的企业才能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的减税力度,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在此,可以考虑明确提出万亿减税计划。另一方面,更要加快社保缴费比率的调整,减轻企业社保负担。从中长期看,这一点比单纯的减税更重要。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应当说是“及时雨”。从这些政策需求出发,适度调高赤字率是有必要的。目前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2%左右,可以适度调高到3%。除此之外,需要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减轻企业的隐形负担。
其次,加大鼓励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走低,一个原因在于技术研发的潜力没有得到释放。尽管这些年我国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2010年的1.73%提高到2014年的2.05%,但发明占专利授予的比重提升不大,仅从16.58%提高到17.90%。因此,需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相关部署,在鼓励技术研发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实现重大技术的突破。
此外,加快推进市场开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需要以竞争为基础。一般来说,市场越开放的领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越快。这就要求打破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加快教育、医疗、健康、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开放。
文章载于:深圳特区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