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香港继限售奶粉给内地消费者后,再宣布限制内地消费者打疫苗。这一新政的变化看似微观,但却深刻地反映了香港经济政策中的某些误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不仅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比如,目前中国传统的春节已经变成了一个世界性重要商机,原因就在于春节出国旅游度假的中国人规模庞大,为旅游目的地注入了重要的增长动力。

对这一点,世界各方看得很清楚:能否打开或者利用中国市场,成为各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有的国家延长签证时间,有的国家积极推介自己的特色服务等,更多的国家在加快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谈判,希望与中国需求进行有效对接。

而在中国内地消费升级的过程中,香港的经济政策却似乎在背道而行。客观上,由于内地消费环境不如人意,大量处于升级中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势必流向域外,形成“内需外流”的格局,而外流的首选之地就是香港。应当说,这是香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契机,香港由过去的转口贸易可以转向内地的消费高地。但纵观这几年香港经济政策,似乎可以用“禁”字形容。禁卖奶粉,禁打疫苗,对赴港内地游客施加诸多负面标签等。其结果就是内地游客连年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繁华商业地段陷入萧条。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开放。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内地游客去香港购物,是一种合法合理的消费需求,也是一种“共赢”的行动。对内地而言,服务业发展客观上远滞后于香港,在加快服务市场开放、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在这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满足内地居民的中高端服务消费需求。

对香港而言,根据本地法律推出一些相关的限令,是合法的,需要尊重,但可否从更为长远的视角来考虑解决问题的路径,采取“疏”而非“堵”的思维,因为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甚至可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反之,一“禁”了之,内地游客势必转向周边其他国家或地区,香港将错失分享内地经济发展红利的机遇,也将错失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比如,内地居民赴韩国、美国等地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医疗旅游;赴台湾地区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健康体检。

有人会说,大量内地游客涌入香港,给香港供给带来巨大压力。教育、医疗等供给短缺,价格上涨明显,对本地居民不公平。这说对一半,但漏了另一半。在市场经济下,需求大量出现势必导致价格上升,而价格上涨又势必带来新供给。没有哪个市场经济主体,在价格上涨时不扩大供给的。在面临大量新增需求时,关键是加大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更不是禁止交易。“一禁了之”,反而损害了香港居民的利益,恐怕很难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尽管面临经济增长压力,但客观地看香港的发展空间仍然相当大,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内地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基于此,我们提出,能否考虑把香港建设成为内地消费特区,针对内地民众中高端的消费,发展相应产业。更重要的是,在内地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香港服务业发达的优势,形成带动内地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效应,形成新的“共赢”格局。

要推出这些举措,前提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更多内地居民消费需求涌入小岛,不可避免带来“增长中的痛苦”,这是可以解决的; 而如果关闭市场以回避这些问题,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可为、不宜为。在各国与内地加快自由贸易谈判的大趋势下,香港需要反思自己的某些消费政策,以更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文章载于:凤凰评论

http://news.ifeng.com/opinion/fenghuanglun/130/1.shtml
话题:



0

推荐

匡贤明

匡贤明

4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最大兴趣:挑灯读杂书,煮茶论改革。另:所有博客、微博上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所在单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