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2011年2月23日
国有企业员工和公务员被列为同样幸福的人,直接反映出他们并没有感觉到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国有企业盈利反而挨骂的原因。
2010年国有企业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比2009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近五成。但这个丰收却引起了社会的一片埋怨,有专家直指,垄断因素占80%。而作为国资委,仍然面临着“亏损,挨骂;盈利,仍然挨骂”的矛盾局面。那么,国有企业的账到底要怎么算才对?目前看,至少以下几笔账需要理清楚。
第一,怎么算国有企业的税费和利润的账?早在2009年,就有报道称“央企上缴税费超利润3000亿,国资委称无法解释”,认为2009年1-10月,132家央企上缴税费比利润多了近3000亿元。国资委最后把原因归结为国有企业税费过重。税费和利润不是不可以比较,但这样算账,把这笔账算歪了。首先,在财务中没有用绝对值进行比较的。利润是扣除应交税金及相关经营费用后的余额,税费超过利润,在经济生活中是最常见不过的事。从财政部公布的2006-2010年国有企业指标看,每年国有企业交的税金都超过了利润。这是正常的经营过程,两者直接相减没有意义。其次,最常用的指标是税费利润率指标,反映一元钱的税费带来多少利润。这几年,国有企业成本费用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10%下降到2010年的7%,反映的是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恰恰不反映国有企业税费的过重。
第二,怎么算国有企业利润上涨的账?2007-2010年,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利润出现负增长外,其他三年利润呈现高速增长,不仅远高于GDP增长,而且也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那么,这个利润上涨的账怎么算?这些年,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等并没有如此之高的增长,快速上涨的利润很难用市场的因素来解释,而只能用垄断来作为主要原因。对专家的调研问卷也显示,2006-2010年,国有企业与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从社会来看,国有企业的盈利,恰恰建立在依托垄断而获取的超额利润上。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员工和公务员被列为同样幸福的人,直接反映出他们并没有感觉到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没有感觉到市场竞争中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国有企业盈利反而挨骂的原因。
第三,怎么算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账?要算国有企业的大账,简单地分析一些财务指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真正的大账是,国有企业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国有企业庞大的盈利到底用来做什么?从现实情况看,国有企业的定位不应该以盈利性为主,应当以公益性为主,要以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为主要目标。现在的国有企业不是不重视社会效益,出台的大部分政策都是打着“社会利益”的旗帜,但事实上,由于体制性原因,国有企业很难做到以公益性为主。尤其是经济效益考核排名等,使国有企业不得不注重利润,不得不进入到利润高的行业。因此,国有企业的定位实质是一个体制性问题,核心是如何配置国有资本的问题。
第四,如何用新的方法来算国有企业的账?首先,从短期看,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利润用于社会建设的力度。在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为国有企业改革付出了相当多的成本,包括减员增效;目前国有企业状况好了,不要说偿还这个社会成本,至少要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从这个角度说,国有企业利润5%到10%的上缴比例明显偏低,至少要提高到50%以上。其次,从中长期看,需要明确国有企业性质,调整国有企业定位,改革国有企业核算方式。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公营企业”实质上是“政府以增进居民福利为目的而经营的企业”,其经营原则是在增进公共福利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地方公营企业的经营目的是提高居民福利水平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所得利润当通过增加设施投资和改善服务回馈给全体居民或使用者,这与民间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考虑到使用者之间的公平性,地方公营企业采取的是在提供有保障的、完善的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收取相应的费用,以此为基础,采用“特别会计”进行核算。未来中长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考虑逐步改革成政府下属的机构,在保障盈利性的基础上强化公益性,并且探索新的会计核算方式。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sbzt/20110223/08579418161.shtml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