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2010年10月15日
对于有30余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来说,看看古巴目前推进的改革,似乎没有太大的兴奋感。毕竟,古巴正在发生的改革,都是中国30年前经历过的。但后来者未必不能对先行者带来思考。
最近古巴在经济领域推进较为激进的改革,颇为引人注目。对于有30余年改革开放历程的中国来说,看看古巴目前推进的改革,似乎没有太大的兴奋感。毕竟,古巴正在发生的改革,都是中国30年前经历过的。但后来者未必不能对先行者带来思考。如果我们回顾1994年古巴开始的改革,这16年来古巴改革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深思。目前来看,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如何看待经过人类长期检验的共识?
抛开意识形态因素,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优劣,早有定论。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市场经济有各种问题,但相对计划经济来说,它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个经过人类理念与实践长期检验的共同知识,无法在一些地区得到认可,或者这个认可的过程充满艰辛。古巴正处在从排斥市场经济转向逐步接纳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古巴改革的全部实质,就是改革计划经济模式,回归市场经济道路。
对中国来说,虽然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但这个道理并没有成为基本的社会共识。对市场经济的质疑、否定,屡屡不绝。尤其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思潮更有反潮之势。以至于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二是如何看待改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
客观地说,曾经实施过计划经济的国家,都存在深刻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位改革在这些转轨国家中的地位?一种态度是把改革“工具化,功利化、短期化”,在遇到问题时打出改革的旗帜;在问题得到缓解时又中止改革。这一点在古巴尤其明显。1992年苏联解体后,古巴依附于经互会而运行的贸易体系、资源体系瞬间瓦解,古巴丧失了75%的外贸总额、40%的GDP和90%的能源来源,经济面临绝境。为此,菲德尔·卡斯特罗开始寻找市场化改革之路,改革涉及投资领域、民营经济发展、金融体制、财税体制等。这场改革缓解了古巴的危机,使古巴经济开始复苏。但菲德尔·卡斯特罗却终止了市场化改革,明确宣布市场经济不在政府考虑之内。客观地说,这种把改革“工具化,功利化、短期化”的做法,不仅很难解决原有的结构性问题,反而容易导致传统体制的反弹。另一种态度是把改革作为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由此使改革“战略化、超脱化、长期化”,以此构建改革的动力。回过头来看古巴改革,劳尔·卡斯特罗推进改革的外因是国际金融危机,但内因是古巴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因此,古巴这次能否解决传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取决于能否放弃改革“工具化,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真正把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
在我国,是不是也存在前一种倾向呢?应该说,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客观上是存在的。对改革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探讨不是不可以,但要防止对改革方向和改革战略的否定。而这种思潮在近几年客观上存在并且影响到相关的政策决策。从未来发展的客观需求看,只有把改革“战略化、超脱化、长期化”,才能抓住发展中所面临矛盾与问题的实质,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措施。
三是主动选择改革还是被动选择改革?
危机是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外因,但危机倒逼的改革,往往是被动式的改革。只有清醒认识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与问题,认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差距,才会选择主动改革。对于古巴来说,16年前危机导向下的被动改革收效甚微,他们错过了这16年中世界市场扩大、技术发展的红利。从目前劳尔·卡斯特罗推进改革的决心看,这次古巴选择的是主动改革,且有破釜沉舟的态势。这奠定了古巴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
对于我国来说,危机导向式的改革,其边际效用正在递减,主动改革的动力却有弱化的风险。要推进主动改革,前提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谦虚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如果坚持自己的发展模式最好、自己的发展道路最优秀,那么谈主动改革无异于刻舟求剑。然而当前我们一个危险的信号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问题时,不承认问题,反而坚持自己没有错。例如,以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为例,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仍然突出强调投资、强调项目、强调土地开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增长方式可能带来的内生矛盾。在社会发展方面,以宜黄事件为例,从结果和常识看,地方政府肯定有失职之处。但地方政府调查的结果却宣称,“相关拆迁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全程没有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以这种姿态对待问题,怎么可能主动反思当前的拆迁制度呢?怎么可能选择主动改革呢?再过五年、十年,暴力拆迁还会继续上演,结果只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
“十二五”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点各方都有共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古巴的改革历程看,如今我们要真正推进“十二五”改革,迫切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要虚心接受经过检验的人类文明成果,要把市场经济的精神真正融入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第二,要防止改革“工具化,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第三,要谦虚地承认自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视发展中的矛盾,选择主动式改革。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10/15/content_16692690.htm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