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过大的经济波动,无疑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这一点,社会各方面均有高度共识。

  需要探讨的是,如何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转型大国,如何把宏观经济稳定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更是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

  稳增长不能等同于扩投资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增速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2012年二季度GDP增长仅为7.6%,是反危机以来的一个次低点。这轮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增速下调,这是2010-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问题在于增速下降过快。为此,中央果断提出了“稳增长”的政策目标。

  但不能不同时看到,中央“稳增长”的政策,到地方层面,往往演化为“扩投资”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稳增长等同于扩投资。最近一些地方政府的大手笔投资,也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例如,湖南长沙公布195个项目刺激经济,总投资8292亿元,西安拟再建设9条地铁线,贵州出台3万亿元的旅游投资计划。

  应当说,扩大投资规模,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增长,是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地方政府,在当前制度安排下,缺乏货币工具,投资在调控地方经济周期中的作用就更大。2008年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上项目、上投资,也是充分利用了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

  但从现实情况看,很有可能出现“重投资轻消费”、“重增长轻转型”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当前地方政府调控地方经济周期的时候,过多甚至基本上依赖于投资的扩张,而忽视了地方消费的释放;过于甚至基本上把注意力放在投资总量上,而忽视了投资结构的调整。

  客观地说,如果地方政府潜在的“重投资轻消费”、“重增长轻转型”的倾向不尽快改变,不仅全国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难以实现,体制创新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消费是内生动力

  毫无疑问,短时期内依靠投资,可以迅速稳定宏观经济。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中长期的隐患。当前我国投资消费失衡严重成为宏观经济稳定的突出挑战。

  投资的过快上涨,一方面使消费率持续下降,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率持续上升,到2011年已达49.2%,超过消费率48.2%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大的产能过剩压力;另一方面,投资边际效率将明显递减: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中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产生3.17元GDP,到2010年只能产生1.44元GDP,10余年里投资产出率下降了近一半。

  因此,宏观经济稳定的出路,不在于加大投资力度,而在于尽快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投资不同,消费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其波动远比投资要小。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巨大的消费潜力难以释放。

  我们初步估算,到2020年,城乡消费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45万亿-50万亿元,如果这个消费潜力能够释放出来,有很大可能拉动经济7%~8%的增长。从各地区看,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要投资扩张更要投资转型

  但从现实情况看,客观地说,要地方政府短期内(1-2个季度)承担起拉动消费的重任,恐怕还不现实。第一,消费是慢变量,这是优势也是劣势;第二,更重要的是,扩大消费涉及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尤其是收入分配改革等,这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地方政府的范围。

  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兼顾“稳增长”和“促转型”,恰恰相反,地方政府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有效地兼顾“稳增长”和“促转型”。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仍然可以把“扩投资”作为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但关键在于改变以“铁公基”为重点领域的投资结构。事实上,当前我国有大量的社会投资尚未得到满足,投资空间仍然巨大。

  仅在社会领域,中央刚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全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还相当大。而这几年,尽管各级政府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的公共性投资有所加大,但尚不到位。例如,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很多省都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在这方面有很多投资空间。

  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可取得“一箭三雕”的效果:第一,投资规模大,短期可实现稳增长的基本目标;第二,这些是新领域投资,产能过剩的可能性不大;第三,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是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投资,中长期有助于释放消费,使消费逐步成为增长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由此看来,地方政府扩大投资并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把“稳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一箭三雕”。简言之,扩大投资总量重要,但调整投资结构更重要。

话题:



0

推荐

匡贤明

匡贤明

41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最大兴趣:挑灯读杂书,煮茶论改革。另:所有博客、微博上观点,仅代表本人,不代表所在单位。

文章